第(1/3)页
毕竟更难大的客场都已经取得了二连胜,那么接下来连续主场作战,赢下比赛又有何难?
然而,任何事物都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!
主客场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,公牛和凯尔特人也不是一成不变的。
系列赛之所以更让人期待,就是每一场比赛都不一样。
即便前面几场比赛赢得很轻松,到了下一场比赛也有可能出现攻守易势,惊天逆转。
或许也是这些年赢凯尔特人赢的太多了,再加上接连两个客场取得了胜利,公牛这边对于G3的准备显然不够充分。
换而言之,那就是对于凯尔特人这种级别的对手不够重视,作为卫冕冠军,公牛教练组和球门似乎都过于傲慢了。
常言道,骄兵必败!
从G3第一节打响后,场上的局势就对公牛有些不利。
偏偏公牛球员们都没太在意,觉得阵容更有优势,又有约基奇能够兜底,于是就一点也不担心,继续按照以往的比赛节奏来打球。
直至凯尔特人一改之前主场作战的阵容和打法,今晚主要靠双探花持球借掩护往内线强突。
即便强突不进去,也选择在禁区附近尝试跳投,而不是勉为其难的在三分线外出手。
这种进攻方式迥异于当下这个小球时代。
稍微懂点球都清楚,只突内线却不投三分,就意味着球队完全没空间。
一群人挤在内线,突破难度大大增加,运球失误率也会有所增加。
球能不能打进,纯看持球人的进攻能力,而角色球员在场上的作用也会大大降低,仅限于卡位、抢篮板,或是在篮下二次进攻。
对于这种复辟远古篮球的打法,按理说公牛只要打区域联防,严防禁区即可。
如果没有其他因素干扰,凯尔特人无疑是在发动自杀式进攻。
当下的凯尔特人又没有张伯伦、贾巴尔、奥尼尔、奥拉朱旺、邓肯这种历史级内线巨星。
光靠双探花突到内线就业,而内线没有基石型、支柱型球星接球后能稳定、高产、高效的完成终结。
那么,双探花即便化身为科比,也会在三四人的包夹之下,屡屡四仰化三铁。
乔丹、科比为什么要打三角进攻?不就是不希望一直被对手三四个人包夹吗?
能一对一单打终结,不比三四人包夹下出手更舒服?
而如今的双探花,显然还没达到科比的级别。
然而,在体毛哨的加持下,韦德也能化身乔丹。
凯尔特人双探花在哨子护体的帮助下,今晚摒弃三分的打法,也有一些说法。
一开始,公牛看到凯尔特人狂攻禁区,也主动摆出23联防,加强内线的防守。
这样一来外线就俩人,凯尔特人将四五号位的内线球员拉到三分线和罚球线附近,给持球的双探花连续挂掩护。
公牛外线缺人,双探花自然可以很轻易的获得从三分线外突入到禁区前的空间。
作为对手,公牛也清楚双探花具备一定的中投能力。
所以,当双探花获得三分线内一步,大空位或者半空位的中投出手机会时,公牛的侧翼和内线球员必然会从禁区扑出来。
万万没想到,双探花早有准备,公牛这边谁扑谁倒楣。
无论是被正常造犯规,还是立定跳远造犯规,只要公牛防守球员敢先跳,人家再碰上来,那就是两个罚球。
有时候,双探花造犯规之前准备充分,投篮那一下朝着篮筐去,运气好的话,那还是一个2+1。
而公牛这边,无论是首发球员也好,还是替补球员,在不知不觉中,就迅速积累了犯规次数。
结果,第一节打了不到5分钟,球队犯规次数已经积累满。
这样一来,公牛这边即便调整策略,让外线球员更快的挤掩护,也有可能在追击双探花时,因为跟挤掩护的凯尔特人内线球员发生身体碰撞,然后被裁判抓住机会判犯规,让凯尔特人内线球员站上罚球线。
第(1/3)页